给更多女性带来福音:四价宫颈癌疫苗来了
由政策驱动的民间借贷市场所表现出的这种非理性繁荣,无疑已向金融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
我们认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既不能忽视调整中的风险,也不宜过度夸大。
总之,我国既有宏观条件,也有政策空间避免房地产硬着陆风险。我国老百姓对住房看得很重,轻易不会出现美国式的大量止赎。通过政策调整,给市场发出明确的鼓励居住、限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其次,房地产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是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前两次并未出现硬着陆,也未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4.房价回落是政府主动调控所致,并非供求关系出现逆转2010年以来,为促使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削弱了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属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使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0%左右。但是,许多美国轮胎大企业均已在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很大一部分产品又出口到美国,奥巴马的这个决定也使得这些美国企业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同时也会提高美国本土汽车生产商的成本。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进入专题: 经济萧条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这些在二战后继续延续的贸易行为,还缓和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剩,使得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长达二十余年的较好的发展时期,直到上世纪70年代发生出石油危机引爆的经济危机。美欧国家及一些国际组织和博学家们关于世界经济已经企稳的推断一再被证明是不成立的。
但是,与上个世纪30年代相比,现如今,一是,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当然,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努力和坚决备战也是阻止新的战争的必要条件。
由于我们看不到巨大的市场容量快速恢复的前景,而没有经常而迅速扩大的市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运转就不可能进行,因此,此次世界经济的复苏会比80年前的那一次经历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这场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萧条期将长达10年以上……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要大。由于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偏低,而私有制经济,包括外资企业在内,本身就陷入困境之中,加上国内民众受困于教育、医疗和住房的高成本,以及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的增长低于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从而除了政府负债采购之外,内需已然乏力,既无心也无力大肆采购西方国家的过剩商品。四是,电脑及互联网等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已经广泛应用,新的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技术进步尚未现端倪。由于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因而这种贸易保护确保了美国产业资本得以复苏的空间。
自然地,在西方经济学那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这些贡献被错误地算作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的成效。四是,大范围的技术进步带动了产业需求并提高了利润,比如航空技术、重油分解工艺和食品保鲜技术的发展,以及调频收音机、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出现等等,一些新颖时尚、魅力十足的商品以更低的成本连续不断地生产出来,如玻璃纸、合成橡胶、尼龙、合金钢、粉状醋酸纤维素、合成树脂、合成光电管、电视、纳光灯、无线电话、电子管风琴,以及磺胺类药物等等。二来,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一些先鼓吹抓大放小后鼓吹国退民进的人的阻挠。二是,大量过剩商品被主动销毁,大量的玉米、小麦、棉花、牛奶等产品,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倾入河流、大海。
实际上,上世纪那场大危机以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大萧条前的1929年。而欧美国家尚没有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脱身,民众的厌战情绪犹存,不会轻易发动新的更大的从而更不好收拾和脱身的战争。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只不过是在旧有的生产领域进行发展,从而也不可能使其在数年内的运用来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例如,欧盟儿童安全法案限制中国出口欧盟廉价打火机的主要目的是迫使中国出口企业高价购买欧洲企业开发的安全锁的相关专利。
而小国之间的局部战争对于世界大国的经济复苏帮助不大。二是,经济全球化导致垄断进一步加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控制在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手中,既然垄断企业无需通过销毁大量商品来维持商品价格,那么,商品过剩也就只能靠市场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消化。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近900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爆发,使得对美国商品如美国航空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增。这期间发生了以下有助于经济复苏的事件:一是,前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时期,大量进口英美等国生产的机器设备和工业消费品,吸引西方国家过剩的资本,引进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力地缓解了英美等国的生产过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仍在向纵深发展,欧洲也不乐观。
自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救市行动以来,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的,每当我们似乎看到繁荣时期行将到来的种种预兆,这些预兆又消失了。局部战争只会是鹅蚌相争,渔夫得利的结果,大国之间轻易打不起来。
尽管许多西方国家指望中国像前苏联那样对他们的过剩商品实行大采购,但是,一来,他们想卖给中国的只是一些中国不需要或不太需要的东西,而已经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国想要的高层次的东西他们却不愿意卖。六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贸易保护主义更多地成为攫取他国出口利益而不是保护本国同类企业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由于我们看不到巨大的市场容量快速恢复的前景,而没有经常而迅速扩大的市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运转就不可能进行,因此,此次世界经济的复苏会比80年前的那一次经历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这场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萧条期将长达10年以上。五是,美国人以往的消费已经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加大了经济危机消化过剩商品的难度。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干预措施,但是正如当年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采取干预措施后,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并于1937~1938年再次陷入危机一样,这场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萧条仍然不会因为舍本逐末的干预而很快复苏而是要转移发展的重心——从民生服从发展,转向发展保障民生。几乎所有跨越这一阶段的国家,都经过了痛苦的社会动荡甚全球冲突(如1848年革命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社会中有产者和无产者的比重,决定了一个社会是稳定还是动荡。
现在的民生项目,大部分还是为传统的城市居民的锦上添花。无产者能否快速变为有产,决定了有产者的财产是否安全。
城市化水平达到50%,意味着城乡两大对立的利益集团,刚好势均力敌——城市已经大到无法继续从农村汲取利益来维持运转,而农村却还没有小到可以依靠城市反哺生存。让这些半城市化的流动人口凝固下来,需要两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稳定的居所和持续的收入。
清华大学的报告估计,如果中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到205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大规模动荡,都和流民有关。
只要一个劳动力可以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而不是临时就业),就可以通过先租后售等制度设计,助其获得稳定的居所。在这一阶段,利益格局急剧调整,社会阶层剧烈分化。即使暂缓满足部分现有城市居民的需求(如私人交通、娱乐休闲、养老),也应在所不惜。进入 赵燕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市化 。
因为这个大多数在社会上根本不存在——满足一半人的政策,必定会牺牲另一半利益。而在城市化过渡阶段,往往会产生大量在城乡都没有资产的无产者。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今天,在中国多数城市中,外来人口犯罪可以占到总犯罪的80%左右甚至更高。
中国城市化,已经从近岸驶入深海。重要的是选择出最紧迫的需求。
最新留言